贊成廢除的理由非常充分。一是公積金帶來不公平,2018年公積金繳存情況顯示,全國共有1.44億職工繳納公積金,其中7635萬來自非私營部門,貢獻80%就業(yè)的民營企業(yè)只有4450萬職工實繳公積金,公積金成為少部分人享受的福利。二是公積金貸款使用受限,在一二線城市,很多繳納公積金的職工由于買不起房,就談不上使用低息的公積金貸款,每月繳納公積金反倒減少了可支配收入;即便是那些買得起房的職工,由于一些樓盤變相拒絕公積金貸款,導致公積金貸款難以獲得,公積金政策的初衷難以實現(xiàn)。三是公積金使用效率低下,由于公積金繳存余額大于每年提取額,使得5.8萬億元的公積金被閑置,年回報率只有1.5%左右,連CPI都跑不過,形成實際上的貶值。四是公積金給民營企業(yè)帶來較重負擔,在減稅降費的大背景下,公積金是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在贊成廢除公積金的人當中,有董明珠這樣的明星企業(yè)家代表,也有黃奇帆、樓繼偉等意見領袖,同時他們也提出了廢除公積金之后的過渡辦法,他們的看法值得各界重視。但也有觀點認為,公積金實實在在幫助一些職工解決了購房問題,且極大地減輕了這些職工的房貸壓力,不應取消。在新浪微博發(fā)起的一項投票當中,有六成用戶不贊成廢除公積金。
筆者認為,公積金仍有其存在的價值,即便因此受益的只是社會中的少數(shù)人,但也不能因為受益人數(shù)少,就判定一個政策不公平,或者認為可以就此取消掉,一個包容的社會應當兼顧少數(shù)者的利益。近年來,減稅降費是趨勢,個稅制度改革降低了工薪階層的稅負壓力,廢除公積金會導致職工賬面收入增加進而個稅負擔反彈,這并不符合稅改的方向,同時更高的商貸利息也會減少職工的實際可支配收入,進而影響全社會消費。
5月18日晚,中共中央、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及“改革住房公積金制度”。公積金固然有較多的缺陷,但這些缺陷可以通過改革的辦法加以改善乃至消除,而求得職工、企業(yè)等各利益相關方的最大公約數(shù),大幅提升公積金制度彈性是可能的方向。
提升公積金制度彈性,筆者認為有兩個層面的含義。
一是繳納的彈性。即企業(yè)是否繳納、繳納多少,由企業(yè)自主決策,將主動權交給市場,由企業(yè)和職工協(xié)商,允許不同企業(yè)按照不同標準繳納,也應當允許同一企業(yè)針對不同員工按不同標準繳納,讓公積金制度成為一種正向激勵制度,提升優(yōu)質企業(yè)對人才的吸引力,同時讓那些負擔較重的企業(yè)得以減負;同時,針對個體工商戶、自由職業(yè)者、企業(yè)未繳納公積金的職工,要開通便利的通道允許他們自主繳納公積金,實現(xiàn)公積金制度的普惠。相應地,公積金的提取和貸款,也需要適應這些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同時,公積金繳納金額的絕對值和繳納比例的上限制度應該加以沿用,以規(guī)避個稅套利行為。
二是利用上的彈性。近年來,各地對于公積金的提取普遍大幅放寬,流程上也大大簡化,但這方面仍有提升的空間,以減少閑置的公積金。相比提取,公積金如何高效運用、實現(xiàn)保值增值是更為緊要的問題,這方面社保基金是一個很好的參照對象。如果公積金能夠貢獻不低于無風險利率的長期回報,那公積金就能為用戶提供價值,公積金“強制儲蓄”的功能才能得以體現(xiàn),進而獲得廣泛的認同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