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房價下跌會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嗎?

   日期:2016-06-16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瀏覽:238    評論:0    
核心提示:日前,高房價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房地產市場銷售經歷了幾個月的高速增長,最新數據顯示,其增速仍然高企,但已經開始回落。房地產是前幾個月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但房價的高漲幅一開始就讓人憂慮,現在則成為一個“麻煩”。
 本報評論員 張立偉

日前,高房價問題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房地產市場銷售經歷了幾個月的高速增長,最新數據顯示,其增速仍然高企,但已經開始回落。房地產是前幾個月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但房價的高漲幅一開始就讓人憂慮,現在則成為一個“麻煩”。

有消息稱,國內風控做得非常好的某股份制銀行的內部會議下達了房貸口子開始收緊的指示,未來規(guī)模會大幅調低,利率也會有變化。據悉,該銀行已經開始控制房貸風險,不排除會有更多銀行跟風。接下來,樓市調整是大概率事件。事實上,前幾個月樓市莫名其妙地大漲后,給市場帶來的是恐懼,而不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希望。

就在市場關心樓市何去何從的時候,兩位地方官員就房地產業(yè)發(fā)表了兩種不同的聲音,這是罕見的現象。對于樓市與房價的判斷,大部分是市場人士、專家學者發(fā)聲,或者中央主管部門被迫回應,很少有地方官員直接談論這個問題。

其中,湖北省副省長曹廣晶撰文稱,“過去我們擔心房地產價格上漲,今天更應該擔心房地產價格下跌。泡沫一旦破裂,銀行貸款的重要基礎垮了,后果很嚴重,甚至會引發(fā)金融危機,這比單個企業(yè)甚至單個行業(yè)的危機要嚴重得多”。應當說,這也是中國長期存在的主流觀點,即房地產泡沫不能破,破了就會有重大危機。因此,才會有“房地產綁架中國經濟”之說。

對于他這種說法,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李揚的回應比較客觀,他認為曹廣晶說得對,房價下跌、泡沫破裂,地方政府會遇到問題。但是,為了強筋健體,為了未來長期發(fā)展,這是必須忍受的一個過程,“誰讓你過去搞太高了”。也就是說,房價這么高,是貨幣政策與土地政策搞上去的,為了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要跌回到市場理性的水平。盡管這個過程比較痛苦,但是,泡沫不破,經濟就不可能完成調整。

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將房地產視為支柱產業(yè),如果宏觀經濟不景氣,就要利用地產投資推動經濟增長,而刺激工具就是信用擴張。信用擴張會引起房價上漲,屆時政府又會開始調控。一旦樓市不再活躍,房價下行壓力比較大的時候,就再次使用貨幣政策刺激樓市。形成了貨幣-樓市-經濟增長的邏輯鏈,這可以稱之為“房地產本位制”。

問題是,這個鏈條最終會導致這種現象:房價越來越高,樓市刺激經濟增長的效能越來越小,最終造成經濟增長停滯而房價高懸的泡沫狀態(tài)。一些人據此認為,房價泡沫不能破,要維護這個泡沫,要么繼續(xù)采取信用擴張的手段,要么控制土地供應?,F在很多地方采取的方式是,收緊土地閘門,制造了大量“地王”,讓泡沫加速膨脹。所以,穩(wěn)定房價就是穩(wěn)定金融的邏輯,實際上就是加速房價泡沫導致更大金融風險的邏輯?;蛟S,通過控制貨幣和土地能夠暫時穩(wěn)定樓價,但這是慢性自殺,是最愚蠢的選擇。

房價下跌就真的會引發(fā)系統(tǒng)性風險嗎?另一位發(fā)聲者是央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王信,他撰文稱,我國居民購房貸款與GDP的比率、居民購房貸款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率都大大低于韓國、日本、美國、英國等國家,居民儲蓄等金融資產遠高于負債,居民購房首付平均為房價的30%左右,銀行按揭貸款總規(guī)模約為房價總市值的10%(美國約為45%)。因此,即使房價有較大幅度下跌,我國也不會出現普遍的居民負資產現象。他提醒說,盡管我國居民購房貸款整體風險并不大,但也要未雨綢繆,切忌為了短期需要而出臺一些有礙長期穩(wěn)定的“短視”政策。此前,曾有權威觀點鼓勵居民部門通過樓市加杠桿。

將房地產業(yè)作為工具,最終卻被房地產所“綁架”?,F在的風險不是房價下跌帶來的金融問題,而是繼續(xù)維持房價會導致貨幣政策喪失獨立性,迫使經濟依賴更高的杠桿運行。對于地方政府而言,由于土地財政與稅收等利益,不會希望房價下跌。但問題是,現在房價太高,已經屬于竭澤而漁。因此,現在需要通過各種政策工具,擠壓房價泡沫,同時,也做好防范金融風險的準備。

 
 
更多>同類資訊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